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生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竞赛自1993年开展以来,每年举行一届。
竞赛主题: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竞赛形式:(1)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2)竞赛一般在每年9月上中旬(连续三天72小时)举行。竞赛不分专业,但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研究生不得参加本竞赛。(3)全国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和软件,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 竞赛开始后,赛题将公布在指定的网址供参赛队下载,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并准时交卷。
评奖办法: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参赛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委员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